【專題演講】線上支付的創新服務與金融革命


日期: 2014年12月4日
主講者:游張松 教授/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教授

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、線上創新服務及金融革命等特點,讓未來的交易趨勢由現金漸漸向線上支付發展,而電子商務的崛起及盛行更是讓線上支付的未來性更加看漲。

電子商務的興起至今大約二十年,起源於網際網路的發展,並隨著網路的盛行讓電子商務的普遍性也越來越高,也因為各國的發展不一,造成各國的電子商務狀況不大相同。現今台灣最著名的電子商務公司包括:PChome, Yahoo, PayEasy等等,PayEasy是一販賣美妝產品的電子商務公司,營業額為40億台幣;PChome作為台灣最成功的電子商務公司,有別於Yahoo的多項業務,專注於電子商務的PChome更是在去年獲得了163億台幣的營收,而要再擴大公司營業規模更是需要不斷的創新,然而創新並不容易。但在十年前的今天,網路發展並不像現今如此發達,而電子商務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更是外來物、不可靠、虛無縹緲甚至是容易出錯的,也因此如果要當時的消費者選出一個網站來進行買賣,大部分應該都會選擇提供多樣化服務並建立起良好口碑的Yahoo,而非專注於發展電子商務的PChome。中國大陸的阿里巴巴去年營業額為491億人民幣,而其主要的競爭對手為騰訊及京東商城,騰訊在去年的營業額為600多億,京東商城則為693億。然而如果將注意力放在毛利上,則會發現由於京東商城主要是實體買賣的電子商務,毛利約10%;騰訊的毛利約50%;而阿里巴巴則有一半以上的毛利收入,而台灣的PChome的毛利獲利方式較類似於京東商城,屬於毛利比率低的買賣業,相比起中國大陸最大的幾間電商公司,台灣的電子商務格局規模則小了許多。美國最大的兩間電子商務公司為eBay及Amazon,eBay的營業額為45.3億美元,Amazon則有744億美元。雖然相較於美國而言,中國大陸及台灣的電子商務營業額皆有許多的落差,但今年阿里巴巴在美國IPO已經公布掛牌價為每股68美元,根據計算,阿里巴巴市值將達到1676億美元,超越美國電子商務老大哥亞馬遜和eBay,也成為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公開股票發行案,創下史上IPO融資額最高紀錄。

前述電子商務的目的在於,現在的交易買賣從原本實體店面的購買方式,逐漸轉變成透過網路進行購買,讓消費者購物時不一定要親臨該地。電子商務對台灣的改變可以分為老年人及年輕人,老年人對於電子商務大多沒有感覺,但對於年輕人的改變卻是很大的,如:從前每當周末來臨就帶著全家去購物,購買接下來一星期要用的物品,但現在的周末對於年輕夫婦而言卻是假期,透過電子商務在網路上購買讓其在需要的時間送到,便可到處遊完享受假期,生活型態也因此有了變化,且是變得越好,所以現在的實體商店或多或少都遭到了波及。

生活型態的改變讓越來越多人不使用現金,如悠遊卡。因此,既然現金越來越不需要,該如何透過創新的服務和金融變革等等,來最大化我們的價值便是今天的演講目的。

首先,我們貨幣與買賣的世界演化過程,從需要換匯、出國才能購物的現金時代,到出國不需要換匯,只要攜帶信用卡即可的塑膠貨幣的時代,到用電話與信用卡就能購物的電話購物時代,再到以網路購物與信用卡購物的時代,而今,最新的時代不再需要用到信用卡,便是線上支付。在中國大陸,信用卡普及率不高,但手機普及率相當高,因此可以使用手機為基礎來做電子商務,例如:阿里巴巴的淘寶網,算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大的業務平台,在信用卡不普遍的狀況下,為了處理龐大的金融交易額,就以手機為基礎,使用了另外的線上支付。又例如iPhone6問世,便可藉由其系統直接付款,由此可見,信用卡的重要性與需求逐漸降低。

簡單的介紹一下線上支付,顧名思義線上支付就是在線上、網路上開一個帳戶,在上網購物的過程中,扣款的部分就由這個在網路上建立的這個的三方金融機構去扣款,但也因此產生一些缺點,例如:導致稅收變少、國外買賣糾紛等。在事例的部分,據統計2012年大陸淘寶網大概有800億的商品進口台灣,但因為其扣款透過線上支付,使得台灣沒有獲得多少稅收。並且在台灣目前是禁止第三方支付這樣的功能與機構,但是台灣這樣的做法可能會造成國家本身的停滯,如同跳蚤理論所述,這樣便是拿舊的自我思想限制住自己,所以網路上第三方支付,我們是否應該要開放,在未來科技和國際趨勢下,第三方支付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,等待他發生才來應變,不如現在先往這方向發展,打下一定的基礎。

套用到現實生活中,人民現金的需求嚴重影響了目前的金融結構,不論是傳統的商業銀行,甚至是金管會與政府央行都將受到衝擊。傳統銀行的存在是因為人民生活需要現金,他提供了三個主要項目,第一項是企業融資,是銀行主要的收入來源。第二項是消費金融,為與信用卡相關的事務。第三項是現金服務,存款、提線、代付代收等功能,而這項服務才是我們主要需要銀行的服務。但在網路交易普及的狀況下,人們的交易漸漸不再使用現金,融資也逐漸透過網路存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進行貸款,信用卡如前面所提及也不再需要,在這樣的狀況下傳統銀行主要的三項服務項目便都失去存在的意義,如此一來傳統銀行將有極大的可能會慢慢消失。而金管會與央行也受到了波及,當銀行不付存在,管理銀行的金管會也沒有存在的必要。而人民對現金的需求減低,透過網路支付不再與匯率相關,央行主要功能,如:訂定匯率、利率以及發行鈔票等,也都進而失去意義,依附在人們需要現金此一前提下的活動,一旦人們不再需要現金,那麼管理這些活動的金管會與政府央行便很難繼續存在。因此,台灣銀行與政府央行應該要做適當的變換與改變,不論是轉向網路銀行,甚至是國際央行等方向。另外,線上金融有許多益處,其能長久紀錄做線上追蹤和查詢,透過記錄建立信用後,將可帶來許多後續的活動。當你成為第三方支付的機構的擁有者,無論線上支付、網路帳戶、線上金融等交易皆掌控在己,便可透過這些交易活動收取手續費,甚至幫全世界做手續費的轉換與分發,當跨國糾紛發生,你也擁有各方背景資料可作為其糾紛的仲裁者,如此一來便解決了稅收減少的財稅問題,也解決了跨國糾紛的問題。

總的來說,第三方支付將是擋不住的趨勢,即便國內暫時的攔下,國外進行的線上支付我們仍無力阻攔,而若以此狀況不斷發展,一旦國外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趁勢而入,那麼對線上支付毫無發展的我們將產生極大的衝擊與威脅。我們應該深入了解線上支付的概念,並且對此做出應對,無論是傳統銀行或是政府央行與民間組織都應該正視這個問題,找出可能的發展之道,盡量不將自己限縮在原本的舊有觀念中,才能跟著趨勢與時俱進!

洪冠年 撰稿